智轨列车看似无轨,实则有“轨”,实现智能运行。
只不过采用了中车株洲所的创新团队自主研发了的“虚拟轨道跟随控制”技术。简单来说,它通过车载各类传感器识别路面虚拟轨道线路,将运行信息传送至列车“大脑”(中央控制单元),根据“大脑”的指令,在保证列车实现牵引、制动、转向等正常动作的同时,能够精准控制列车行驶在既定“虚拟轨迹”上,实现智能运行。
智轨列车长达30多米,是马路上的“巨无霸”,但它却是一个灵活的“胖子”。奥秘在于列车采用了多轴转向系统等设计方式,智能对虚拟轨迹进行跟踪控制。使整台列车转弯半径与普通公交车相当,且比普通公交车辆的通道宽度更小,这就解决了超长车身带来的转弯难题。同时,智轨列车采用类似高铁的双车头设计,省却了掉头的麻烦。
与现代有轨电车相比,智轨列车设计最高时速同样为70公里,但因为不依赖钢轨行驶,一条运行线的建设周期仅需一年,能快速投入使用。另外,智轨列车还具有轻轨、地铁等轨道列车的零排放、无污染的特性,并支持多种供电方式。
中车株洲所提供的资料显示,由于采用高铁柔性编组的模式,智轨列车还能根据客流变化调节运力,比如采用标准的3节编组时,列车可载客超过300人,5节编组时可载客超过500人,能有效解决普通公交车载客量小的缺陷,大大提高运力。
智轨列车采用了中车株洲所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“虚拟轨道跟随控制”技术
由于采用高铁柔性编组的模式,智轨列车还能根据客流变化调节运力,比如采用标准的3节编组时,列车可载客超过300人,5节编组时可载客超过500人,能有效解决普通公交车载客量小的缺陷,大大提高运力。
同时,智轨列车在成本方面的优势尤其突出。冯江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目前,我国
地铁造价约为4-7亿元/公里,现代
有轨电车线路造价约为1.5-2亿元/公里,而智轨列车在与现代有轨电车运力相同的情况下,只需简单的道路改造就能投入使用,整体线路的投资约为现代有轨电车的1/5。也就是说,与现代有轨电车相比,建设一条10公里的线路,“智轨”至少能节省10亿元以上。[1]
目前,我国地铁造价约为4-7亿元/公里,现代有轨电车线路造价约为1.5-2亿元/公里,而“智轨”在与现代有轨电车运力相同的情况下,只需简单的道路改造就能投入使用,整体线路的投资约为现代有轨电车的1/5。也就是说,与现代有轨电车相比,建设一条10公里的线路,与现代有轨电车相比“智轨”至少能节省10亿元以上。可以说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。
其它比较优势
智轨列车与地铁、轻轨、磁悬浮等交通工具相比,后者虽然运输力强大,但其建设成本巨大。随着城市的扩大,成本也越来越高。公开资料显示,北京地铁4号线全长28.14公里,总投资145多亿元,到了北京地铁16号线,每公里成本已经超过10亿元。高昂的建设成本对于大城市来说成为巨大的财政负担,对于中小城市不能广泛应用。
有轨电车、新能源BRT系统尽管建设成本较低,但需要专门的电力系统和专有道路配合设计,维护成本相对较大,且易受制于运行环境,不能较好较快地调配线路。相比之下,智轨列车不依赖钢轨行驶,一条运行线的建设周期仅需一年,能快速投入使用,而且具有轻轨、地铁等轨道列车的零排放、无污染的特性,支持多种供电方式。
传统的公交系统运输能力有限,无法满足城市早晚运输高峰阶段需求,智轨列车的大运量优势明显。
与巴铁的比较
各有优势,
巴铁是立体快巴式
轻轨铁路,下面是空的,大体不占用城市道路空间(当然也可以发展到智能轨道,如果那样则改变了自己特征,成为智能轨道列车了),而智能轨道类似北京两节型大公共汽车的延伸(成为三节或五节车厢),要占用道路,但不需要建设轻轨。各有优势。